案例
艺卓大使 - 米玉明
艺术的出发点必须是激发人的创造力,哪怕只有一点点

小米老师在“不同艺见艺术中心”讲座
跟我们分享您喜欢的作品系列和特别之处。
米玉明: 早在2010年开始,我把我在学院里的摄影课程描述为"绘摄影课堂"。我希望学生们挟着当代美学的意识与驾驭画面的能力,去学习相机的使用,从而利用相机的特点去创造人人不同的画面。
说到喜欢的作品我想要拿出一两幅"绘摄影"理念下的创作,由一位资深艺术家与我合作,虽然他现在更多的是文学与电影爱好者,但是对于摄影与绘画在当代的多元与不确定意义,我们都有着同样的好奇心去探索。首先是我个人的头像,关于我的头像我也写过为什么会是如此这样?我讲述过大概五点的原因,从一个普通照片到变身美丽头像,但是在陈雷老师的剪刀下,又变成了现在的样子,我特别喜欢,我想当代美学的踪影全部显现在我的脸上了。

关于我的头像,拍摄、创作于2016年。

与陈雷老师合作共同绘制我的头像,创作于2018年。
您觉得创作过程中哪一点不可或缺?
米玉明: 创作中要有一颗离群索居的心与境,不被打扰的自主状态很重要。真正的艺术创作者,是享受创作过程的,而创作结束后的展览、名声、应酬等等事情,其实也是对创作状态的打扰。当然有的时候也有好处就是得到反馈时,我们感受到了创作在社会中的价值和获得继续创作的酬劳。
人类文明的变迁,除了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变化,更重要的是文化、艺术的价值与传承。现代的西方、欧洲让他们足以自豪的也是文化与艺术的自信,一直强势影响着当今的世界文明。而那些创造历史的艺术家,大多在生前是寂寥无名或困顿的,但正是这样的安静保全了艺术家们造就巨大文化价值的时间与空间。

米玉明作品:《冷》
您选择艺卓的原因是?
米玉明: 我选择艺卓有两大原因,一是艺卓的品质,二是经典的外观和使用方法,给习惯于精准的、微妙的色彩、使用画笔、相机的艺术创作者们有了安心的感觉,那是一种恒定的、不被打扰、不被新技术挟持的感受。如果执迷于日新月异的新科技时代,会让自己的创作变单薄、浅思,而是跟着不断变化的技术而变化,其实这也是对真正艺术创作者们的干扰。

小米老师在"不同艺见艺术中心"讲座

《一直在角落》展览"花絮"
使用艺卓给您带来了哪些帮助?
米玉明: 使用艺卓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惊喜。使作品的颜色稳定、鲜活,我可以直观的在屏幕上感知作品的微妙呈现。所以自从结缘艺卓显示器以来,我就使用苹果电脑和艺卓显示器工作,成效大大提升,惊喜常常相伴而来。